WFU

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

中醫談夏至節氣養生





夏至的時節月令


夏至,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,通常是國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。曆書記載:「日北至,日長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」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為北半球受光照時間最多的時候,當天中午太陽位置最高、日影最短、陽氣最盛。也就是我們大眾所知的白晝(陽)最長,而黑夜(陰)最短,因此過了夏至後,白天會漸漸變短,而黑夜漸漸變長。

而聰明的古代人也觀察到周遭的動植物變化,而將夏至分為三候(一侯有5天),《禮記·月令》:「一候鹿角解;二候蟬始鳴;三候半夏生。」鹿屬陽,鹿角往前生長,古人認為夏至時陽氣最盛,接著便開始減少,夏至一陰生,感陰氣而鹿角解,於是鹿角也開始脫落。夏天的蟬,俗稱「知了」,雄蟬在夏至時便會鼓翼而鳴。天南星科的植物半夏是喜陰的植物,所以在夏至後才開始生長,由此也可得知夏至為大自然的分界點。而中醫講求「天人相應」,氣候更替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,那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實踐養生保健的概念呢?


夏至飲食就要清熱解暑、養脾健胃


夏天的五行以夏至為界點一分為二,夏至前一個半月的五行屬火,對應的身體臟腑為心;夏至後一個半月稱作「長夏」,五行屬土,對應到身體臟腑就是脾胃。明代大醫學家張介賓《類經》說「春應肝而養生,夏應心而養長,長夏應脾而養化,秋應肺而養收,冬應腎而養藏。」所以夏至前我們要來清熱解暑,夏至後則是養脾健胃。

天氣炎熱,戶外溫度動則38度或39度甚至更高,大家難免心煩易怒、情緒波動大,口乾舌燥、流汗多或出現中暑症狀,這時候如果吃個冰涼多汁的西瓜好不愜意。西瓜有「夏日白虎湯」之稱,可以降溫止渴生津,不過要特別注意,瓜果類多為涼性,吃多可能影響脾胃功能。因此,反而建議大家可以利用「西瓜翠衣」來煮食,西瓜皮肉中間的白色部分(中醫稱其為翠衣)切片,加些嫩薑或食材一起煮湯,有退火利尿、振興食慾的效果,就像是南部地區常聽到的西瓜綿鱖魚湯或西瓜綿虱目魚湯都很不錯。而顧養脾胃的部分,「四神湯」就是很棒的食材。傳統的四神湯組成是山藥、茯苓、芡實和蓮子,不過有許多人會加入薏仁或取代茯苓,以上食材其實都有健脾、利水、滲濕的作用,很適合夏日養生。


三伏貼,冬病夏治,中醫治未病


三伏貼!大家經常聽到的三伏貼,到底是什麼呢?源自於清朝,又名天灸。其實就是在三伏天期間藉由中藥藥餅敷貼在穴位上,達到保健的功效。三伏的定義可以從南朝《荊楚歲時紀》得知:「夏至後第三庚(一庚是10天)為初伏,第四庚為中伏,立秋後初庚為末伏。」從初伏到末伏的三伏天又稱「伏夏」。「伏」有陽氣潛藏、積蓄之意。這段時間雖然不像夏至前有那麼多的日照陽光,但卻是一年當中暑氣最旺,也是最炎熱的時候,同時為陽氣積聚最多的時節。此時,氣血趨於體表,皮膚腠理完全打開,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吸收。

我們使用一些溫通性質的藥材,例如白芥子、細辛、甘遂、延胡索等中藥磨粉後,以薑汁調和,製成膏藥,根據患者的症狀來選擇適切的穴位部位。例如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症狀者可以敷貼於定喘、大杼、風門、肺俞、膈俞等穴位,提升陽氣,提昇免疫力。而子宮偏寒的女性,經常飽受經痛、月經不規則或不孕的困擾,也可以利用三伏貼來去除體內寒氣,溫腎暖宮。不過敷貼治療須經由中醫師的診斷評估,也可同時搭配中藥調理,若有皮膚發炎、發燒、喉嚨痛或懷孕婦女、一歲以下嬰兒等不適宜。

而預防性醫學也是中醫的範疇,「冬病夏治」的概念源於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 「夫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,所以聖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以從其根。」冬為陰、夏為陽。「冬病」可以定義為好發在冬季或於冬季加重的虛寒性疾病,例如過敏性鼻炎、反覆性感冒、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泄瀉、關節冷痛痹症、抑或是宮寒相關症狀。「夏治」則是法於「天人相應」之理,四季有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之變化,而人體於夏季三伏時令期間,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,通過溫補陽氣,散寒驅邪,活血通絡等措施,對於虛寒性疾病治療及預防有事半功倍之效,且可以增加人體抵抗力。


夜臥早起睡得好,出外運動曬太陽


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篇》說:「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,無厭於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」說明夏天乃天地陰陽之氣相交,是一年中陽氣旺盛、萬物繁衍茂盛之季,植物開花結果。同時順應晝長夜短,民眾可以晚睡早起,不過這裡的晚睡不是凌晨時刻唷!在古時候夜間11點就算晚了,而早上則應該隨日出五六點鐘就起床。如果想出外運動,可選擇太陽較弱的早晨或是傍晚。而睡眠的穩定度也會影響身體健康,建議煮些「浮小麥」當茶飲。浮小麥,性涼、味甘、歸心經,具有斂汗,益氣,除熱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