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



中醫保健


打疫苗影響月經或備孕?中醫教妳如何照顧自己

你累了嗎?搶救惡視力

了解食物寒熱,吃對才有幫助





中醫節氣養生




三伏貼,冬病夏治,中醫治未病








現職


崇學馬光中醫診所 專任醫師


學歷


慈濟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
高雄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


經歷


百合馬光中醫診所 專任醫師
大林慈濟醫院 中醫部實習
高雄長庚醫院 中醫部實習
大林慈濟醫院 西醫見習


學術會員


中醫婦科醫學會


診治理念


期待自己做個真善美的中醫師,將中醫推及到日常生活,防病於未然,努力守護民眾


醫學專長


  • 內科:感冒、頭痛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睡眠障礙、自律神經失調、躁鬱症、憂鬱症、失智症、心悸、腸胃不適、便祕、筋骨痠痛麻木。
  • 婦科:痛經、月經不規則、經前症候群、白帶、更年期症候群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、子宮內膜異位、不孕症
  • 兒科:過敏體質調理、成長門診
  • 皮膚科:蕁麻疹、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
  • 針灸科:膝關節痠痛、網球肘、高爾夫球
  • 肘、中風後遺症、坐骨神經痛
  • 自費:中藥減重、埋線減重、針灸減重






黃千瑞醫師門診時間(崇學馬光中醫診所)




門診預約專線


(06)2677018


崇學馬光中醫診所地址


台南市東區崇學路195號


崇學馬光中醫診所地圖





線上預約掛號


預約請按此  ( 採預約看診,初診也能線上預約 )








瑞瑞醫師的中醫小教室


高血壓 PART 2|高血壓的症狀|健康議題分享


台南市政府衛生局




中醫生活化


過敏兒的救星「三伏貼」







婦兒保健專欄





銀髮照護專欄



中醫師教您護好心



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

講座活動





2018/04/21 大台南行動醫院 _永康場 _中醫師公會支援

2019/05/05 大台南行動醫院 _佳里場 _中醫師公會支援

2019/05/21 鹿茸醫食同源分享會 _中醫健康講座

2019/05/29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1講「眼睛保健」

2019/06/30 慈濟台南分會_社區關懷中醫義診

2019/07/10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2講「腸胃保健」

2019/09/18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3講:睡眠保健

2019/10/12 國產鹿茸 茸益養生_中醫健康講座

2019/11/20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4講:秋冬進補

2019/11/24 慈濟台南分會_社區關懷中醫義診

2020/02/12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5講:呼吸道保健

2020/05/27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6講:高血壓保健

2020/08/26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7講 慢性疲勞症候群

2020/08/30 大台南行動醫院_安定場_中醫師公會支援

2020/09/09 曄拓化妝品公司_慢性疲勞症候群

2020/11/11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8講_糖尿病保健

2021/03/07 大台南行動醫院_安定場_中醫師公會支援

2021/03/10 潤學商務中心公益講座_中醫第9講_肌少症保健

2021/05/09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_誰偷走了你的睡眠,中醫師拯救你


三伏貼是什麼?

 




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黃千瑞醫師

三伏貼!大家經常聽到的三伏貼,到底是什麼呢?源自於清朝,又名天灸。其實就是在三伏天期間藉由中藥藥餅敷貼在穴位上,達到保健的功效。三伏的定義可以從南朝《荊楚歲時紀》得知:「夏至後第三庚(一庚是10天)為初伏,第四庚為中伏,立秋後初庚為末伏。」

從初伏到末伏的三伏天又稱「伏夏」。「伏」有陽氣潛藏、積蓄之意。這段時間雖然不像夏至前有那麼多的日照陽光,但卻是一年當中暑氣最旺,也是最炎熱的時候,同時為陽氣積聚最多的時節。此時,氣血趨於體表,皮膚腠理完全打開,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吸收。


三伏貼的功用


我們使用一些溫通性質的藥材,例如白芥子、細辛、甘遂、延胡索等中藥磨粉後,以薑汁調和,製成膏藥,根據患者的症狀來選擇適切的穴位部位。

例如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症狀者可以敷貼於定喘、大杼、風門、肺俞、膈俞等穴位,提升陽氣,提昇免疫力。

而子宮偏寒的女性,經常飽受經痛、月經不規則或不孕的困擾,也可以利用三伏貼來去除體內寒氣,溫腎暖宮。不過敷貼治療須經由中醫師的診斷評估,也可同時搭配中藥調理,若有皮膚發炎、發燒、喉嚨痛或懷孕婦女、一歲以下嬰兒等不適宜。


冬病夏治


而預防性醫學也是中醫的範疇,「冬病夏治」的概念源於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 「夫四時陰陽者,萬物之根本也,所以聖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,以從其根。」冬為陰、夏為陽。

「冬病」可以定義為好發在冬季或於冬季加重的虛寒性疾病,例如過敏性鼻炎、反覆性感冒、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泄瀉、關節冷痛痹症、抑或是宮寒相關症狀。

「夏治」則是法於「天人相應」之理,四季有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之變化,而人體於夏季三伏時令期間,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,通過溫補陽氣,散寒驅邪,活血通絡等措施,對於虛寒性疾病治療及預防有事半功倍之效,且可以增加人體抵抗力。


 






疫情失眠壓力大,中醫三招助好眠





崇學馬光中醫 黃千瑞醫師

小惠一踏入診間,千瑞醫師就看到小惠明顯的熊貓眼。待她坐下來,果然就聽到:「千瑞醫師怎麼辦!疫情因素工作壓力大,家裡事情又很煩雜,加上睡眠超級差,我覺得我快爆炸了……」

千瑞醫師:「別擔心,跟千瑞醫師分享一下到底睡眠發生什麼事了。」

小惠說:「我就時間到上床睡覺,可以就是沒有睡意。好不容易睡著了,好像沒有睡很沉,一有風吹草動,例如隔壁阿明翻身或是冷氣定時開關聲音就很容易醒過來,也會做夢,鬧鐘響了完全不想起床,白天工作就是沒有精神。我吃B群、喝了咖啡和提神飲料,效果只能維持一下下。千瑞醫師怎麼辦?!」


睡眠問題一直是國人就醫原因的前幾名,加上新冠疫情來攪局,大家更是苦不堪言。一般而言,睡眠障礙有兩類,一個是睡太多又稱嗜睡,一個是睡太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失眠。

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這類的經驗,包含入睡難、淺眠易醒多夢、提早醒來、或起床疲勞感。如果一週內有三天以上都失眠,我們就可以稱作慢性失眠,根據睡眠醫學會調查顯示,全台約有1/10的人飽受慢性失眠症所苦呢。

而慢性失眠者,罹患生理或心理疾病的機率也提升許多。從最起初的無精打采,到注意力無法集中,影響工作表現,甚至上下班出現交通意外。同時因為睡眠問題,而間接產生心臟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精神情緒方面疾患、或免疫系統問題。

大家也不要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產生,台灣的小朋友們罹患失眠問題的比例也日益增加,更不用說銀髮族的睡眠障礙了。到底我們該如何做,才能不要失眠呢?千瑞醫師分享三招,希望讓大家都能睡得好,睡得飽,睡得有精神。


居家照護


  • 良好的睡眠環境:臥室只用於睡覺,避免擺放電視、電腦等3C產品,減少不必要的干擾。燈光宜柔和,睡前窗簾拉上,以免晨起光線影響睡眠。
  • 睡眠應避免的行為:睡前喝咖啡、茶葉、可樂等含咖啡因飲料或飲酒、抽菸,或是就寢前吃宵夜,例如油膩、高熱量食物。


穴位按摩




  • 每天按摩一至兩分鐘,輕輕壓,改善氣血循環、放鬆身體
  • 手部足部穴位用指腹按壓,耳部穴位可以貼耳珠反覆按摩


安神茶飲




  • 加水300至500cc,煮沸再燜一下
  • 睡前30至60分鐘,溫溫喝效果更好
  • 配伍之後,臨床上用途很多,除了可用於失眠問題,還可以處理情緒緊張、或自律神經失調、或經前緊張症、或小兒過動症。






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

打疫苗影響月經或備孕?中醫教妳如何照顧自己





近來門診中總會有許多民眾詢問千瑞醫師,「經期可不可以注射疫苗?」或是「我正在準備懷孕,疫苗會不會產生影響?」

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

中醫談夏至節氣養生





夏至的時節月令


夏至,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,通常是國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。曆書記載:「日北至,日長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」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為北半球受光照時間最多的時候,當天中午太陽位置最高、日影最短、陽氣最盛。也就是我們大眾所知的白晝(陽)最長,而黑夜(陰)最短,因此過了夏至後,白天會漸漸變短,而黑夜漸漸變長。

而聰明的古代人也觀察到周遭的動植物變化,而將夏至分為三候(一侯有5天),《禮記·月令》:「一候鹿角解;二候蟬始鳴;三候半夏生。」鹿屬陽,鹿角往前生長,古人認為夏至時陽氣最盛,接著便開始減少,夏至一陰生,感陰氣而鹿角解,於是鹿角也開始脫落。夏天的蟬,俗稱「知了」,雄蟬在夏至時便會鼓翼而鳴。天南星科的植物半夏是喜陰的植物,所以在夏至後才開始生長,由此也可得知夏至為大自然的分界點。而中醫講求「天人相應」,氣候更替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,那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實踐養生保健的概念呢?